#40. 藝術家在太魯閣叫不到 Uber?陳政道的森人計畫與那些意料之外的現場
*因為錄音當下環境與技術問題,音質有所調整和影響,敬請見諒!
這一集,Howl和陳正道一起回顧他在太魯閣十年來推動「森人計畫」的現場——一個把藝術家、原民部落、山林生活、文化差異與大量誤會揉在一起慢慢煮出的在地實踐。不是理想化的田野故事,而是藝術與生活彼此拉扯的真實樣貌。如果你想知道「藝術介入社會」到底長什麼樣子,這集或許會帶來一個不那麼浪漫、但更貼近實際的答案。
[盤撋場]盤撋(puânn-nuá)在台語和閩南語中意指應酬、交際往來。在本系列中,小明拆台通過不同的訪談,從策展、國際駐留/駐村、參與式創作、談到田野調查,探討創作的生產性、民族誌性、道德性、及藝術家的自我修養。
来宾简介/Guest intro:
陳政道,具有植物與生態背景,曾任職農試所與中研院,從事生物資訊與基因研究。後因接觸現代舞與藝術,轉向跨領域創作與田野實踐。自 2015 年起,他以太魯閣大同大禮部落為基地推動「森人計畫」,透過藝術進駐、在地共學與長期陪伴,探索自然、生態、文化與生活的交織關係,關注在地美學與跨文化交流中的可能性。
森人網站:[https://treetreetreeperson.art/]
本期主持/Host
Howl,旅居英國的台灣藝術工作者
这期我们聊了……
01:25 主持人跟陳政道認識的機緣和接觸藝術的過程
13:50 生態與心裡和社會學的理論背景
22:00 森人計劃緣起、提問和準備
39:30 2017年Howl跟森人計劃的交集
46:16 如何調解與討論藝術進駐的摩擦與質問
53:00 當年的呈現形式,延伸到文化交流的過程
1:00:25 關於森人的提問:創作最為生產的目的?一位漢人在原民部落進行藝術計畫?如何看待創作實踐?
延伸阅读
Dia Beacon 美國紐約州的一座大型當代藝術空間,以極簡與大型裝置藝術聞名。
Cold Spring Harbor 美國知名生物學研究中心,以基因研究與生命科學突破著稱,DNA的雙股螺旋結構亦在此被發現。
農林試驗所 台灣從事農業與植物科學研究的機構,研究作物改良與生態相關議題。
生態心理學 結合生態學與心理學,探討人與自然環境之間心理與行為互動的學科。
太魯閣國家公園 台灣著名的峽谷型國家公園,以壯麗山壁、河谷與原民文化而聞名。
大同大禮部落 位於太魯閣山區的太魯閣族原住民族聚落。
玫瑰石 台灣東部常見的粉紅色紋理石材,因外型似玫瑰花而得名,具有收藏價值。
亞洲水泥 在花蓮、太魯閣附近設廠的大型水泥企業,長期涉及環境與土地的爭議,其提供的工作也支撐起在地經濟。
台灣雙年展 由國立台灣美術館主辦的重要國際藝術展,聚焦台灣與全球當代議題。
更多陳政道的深度訪談:【我重生了】「我是正在扮演策展人的一位藝術家。」—— 陳政道與邁入十週年的「森人:太魯閣藝駐計劃」
小明拆台 Ming Strike 由几位现居海外的当代表演实践者独立制作。 官方网站:http://mingstrike.com
🧧支持我们:在 爱发电 或 Buy me a Coffee 上给我们打赏
📻收听方式: 推荐使用苹果播客 、Spotify、小宇宙App或其它泛用型客户端订阅收听本节目(复制rss feed手动添加 https://mingstrike.com/feed/audio.xml ),或通过网易云音乐、喜马拉雅FM收听。
🦄与我们互动: Facebook / Instagram / 小红书
💌给我们写信:mingstrike.podcast@gmail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