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明拆台 Ming Strike
Your browser doesn't support HTML5 audio
1:02:04

#38. 日行一善的策展人Erin Li:不同文化光譜中的藝術駐留 Curator Erin Li on art residencies across cultures

在小明與我們的好朋友裡,Erin是特別的存在:她從香港遷移到英國,并非像大部分人一樣是因為求學;又在因緣際會下擔任Delfina基金會的策展人,在英國最大的駐留機構中負責國際駐留與策展。這一集藉由和她訪談,我們得以一窺Erin接待過無數藝術家的心路歷程,跨文化交流的真實一面。我們的結論竟然是,請大家日行一善?

[盤撋場]盤撋(puânn-nuá)在台語和閩南語中意指應酬、交際往來。在本系列中,小明拆台通過四場不同的訪談,從策展、國際駐留/駐村、參與式創作、談到田野調查,探討創作的生產性、民族誌性、道德性、及藝術家的自我修養。

来宾简介/Guest intro:

李伊寧(Erin Li)是一名來自香港的策展人,現居倫敦。她於Delfina基金會任職策展人,負責國際駐留、展覽和公共項目。她也是Batata項目的創辦人,致力支持倫敦的藝術家群體。李伊寧近期的策展實踐多關注具身性(embodiment)、現場性和鮮活性(liveness),尤其從街舞與現場藝術、發酵等飲食文化、日常經驗和跨領域實驗等角度出發,展開研究。她曾於2022年獲選參與「Asymmetry+白教堂美術館策展實踐資助計劃」。此前她先後供職於亞洲藝術文獻庫(項目研究員/發展統籌)、M+博物館(威尼斯雙年展香港館實習生)、都爹利會館(藝術經理)、大館當代美術館(副策展人)。她曾參與組織、策劃衆多展覽和藝術活動,包括在Delfina基金會策劃「Ana Bidart: Long Before the Walls」(2025)、「Moe Satt: Resting the Thumbs on the Cheekbones」(2024)、「Soumya Sankar Bose: Braiding dusk and dawn」(2024) ,以及在大館當代美術館策劃「陳泳因:小酌一夢」(2023)、「圓缺俱樂部」(2022)等。

李伊寧曾擔任中國藝特獎(2024年)和斯洛伐克Oskár Čepan獎(2024和2025年)的評委。她也是國際藝評人協會會員,曾於ArtReview、STIRworld和ARTFORUM藝術論壇等平台發表藝術寫作。

本期主持/Host

Howl,旅居英国的台湾表演艺术工作者

这期我们聊了……

04:20 對於策展人是白人的期待

06:45 Erin的背景,從社會學到藝術,從香港到英國

14:00 進入Delfina基金會的機緣

17:30 藝術家也是人,日行一善很重要

21:00 Erin的策展方法

27:00 Delfina基金會的駐留起源和框架

33:00 藝術駐留是可以被curate的嗎?

46:00 在不同文化光譜中藝術駐留的挑戰

51:00 給有興趣做藝術駐留的朋友的建議

54:30 Batata是什麼?

59:30 藝術家作為人的本質

延伸阅读


小明拆台 Ming Strike 由几位现居海外的当代表演实践者独立制作。 官方网站:http://mingstrike.com

🧧支持我们:在 爱发电Buy me a Coffee 上给我们打赏

📻收听方式: 推荐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、小宇宙App或其它泛用型客户端订阅收听本节目(复制rss feed手动添加 https://mingstrike.com/feed/audio.xml ),或通过网易云音乐、喜马拉雅FM收听。

📓自出版zine「你说呢?」线下购买点

🦄与我们互动: Facebook / Instagram / 小红书

💌给我们写信:mingstrike.podcast@gmail.com